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曼彻斯特餐厅装修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曼彻斯特餐厅装修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英国国菜炸鱼薯条是怎样的存在?
炸鱼薯条被视为英国国菜,英国人对它可是爱得痴迷。英国人到底有多爱炸鱼薯条呢?1913年,英国炸鱼薯条从业者就成立炸鱼联合会。1987年,设立了“国家炸鱼薯条奖(National fish and chips awards)”。该奖项由炸鱼薯条专家充当裁判,由裁判和顾客一起评定,在炸鱼薯条专卖店之间评选。在2012年一份“什么最能代表英国?”的调查中,披头士、下午茶、莎士比亚和英国女王都比不过炸鱼薯条。每年大概会有超过3亿份炸鱼薯条被英国人吃进肚子里。撒切尔夫人、布莱尔、卡梅隆、查尔斯王子都是炸鱼薯条的忠实粉丝。在竞选时,吃炸鱼薯条成了亲民象征,候选者往往会以此拉票,布莱尔竞选首相时就曾现身炸鱼薯条店。外国领导人到了英国同样习惯品味炸鱼薯条。那么英国人深爱的炸鱼薯条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炸鱼薯条顾名思义就是薯条加炸鱼,所需的就是马铃薯和鱼这两种食材。先说马铃薯吧。如我们所知道的马铃薯的原产地是美洲,16世纪欧洲人将马铃薯带回欧洲。由于马铃薯长得比较丑陋,欧洲人不怎么待见它,一度还认为吃了它会得麻风病。马铃薯容易种植、高产、美味的优点人们都没看见,只有土豆花被人们珍视,欧洲宫廷贵族将土豆花当做奇珍异宝供了起来。***的是马铃薯遇上了自己的伯乐——法国军医帕蒙蒂埃(Antoine Parmentier),他率先品尝了马铃薯,并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宣传马铃薯的优点,推广马铃薯种植。18世纪80年代,法国人因为饥饿开始食用马铃薯由此一发不可收拾。欧洲各国大抵也如法国一样踏上了食用马铃薯的路途。炸薯条作为马铃薯的一种吃法,在各国盛行。下面再说鱼。炸鱼薯条里的鱼选用的主要是大西洋鳕鱼(AtlanticCod)、黑线鳕(Melanogrammus aeglefinus)。大西洋鳕鱼,属于鳕形目鳕科,原产于北大西洋寒冷水域,体色多样,既有褐色,又有绿色、灰色等。肉质雪白细嫩,口感肥美,蛋白含量极高。英国人对鳕鱼爱得发狂,1958年到1***6年,英国为了鳕鱼和冰岛打了3次战争,虽然最后都输了。除了英国,欧洲各国人民都很喜欢鳕鱼,由于捕捞量多大,近年来数量有所下降。黑线鳕,属于北大西洋鳕科鱼类,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东北部和西北部,白色侧身上带有黑色侧线,肉质雪白无刺,口感鲜嫩。黑线鳕同样被大量捕捞食用。选好鱼之后就是炸鱼,首先要去掉鱼刺和骨头,然后切片裹上湿面团,放入锅中油炸。需要指出的裹面粉炸鱼这种烹饪方式是由葡萄牙人发明的。在***教信仰中耶稣受难于星期五,所以星期五***徒是不准吃红肉的,而鱼类并不包括在内,于是葡萄人用将面粉炸鱼代替肉。16世纪,炸鱼传入英国,从此英国也走上了食用炸鱼之路。将炸鱼和薯条放在一起,就成了炸鱼薯条。不过这种吃法在1860年才出现,英国人Joseph Malin在1860年创造性地将这两种食物放在一起出售。英国人民从此爱上了这一道新美食。一开始炸鱼薯条都是拿报纸卖的,英国人民拿上就可以吃,吃完还可以看会报纸。1890年,英国***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禁止了这一做法。英国各地吃炸鱼薯条作料大不相同,比如说伯明翰人沾咖喱酱吃,纽卡斯尔人喜欢蘸着番茄酱吃,曼彻斯特人喜欢搭配豌豆糊和肉汁一起吃。金灿灿的薯条和炸鱼,好吃又方便,想不想来一口呢?
参考资料:
曾经有一个搞笑日本节目列了一个排名表,表上英国排第一,几个国家陆续排在后面。节目组随机拿去伦敦路上问人,许多客人不知所以,多多回答可能是政治排名表或是生活排名表之类,直到最后节目单位公布这是被票选为“食物最难吃的国家排行榜”时他们首先都表示崩溃~
但紧接着换成观众崩溃的是路人的反应:“可是我们有炸鱼薯条!”
这虽然是个搞笑节目,但是从中透露出来的消息是英国人真的很爱炸鱼薯条,也对他们的炸鱼薯条的味道很有信心。然而,炸鱼,薯条,这两者分开似乎没什么特别,在欧洲街头与快餐店也很常看到,为什么它们到了英国会被兜在一起当成一个菜色?又为什么会被当作英国食物的象征?这实在耐人寻味。
典型的英国炸鱼薯条的菜色配置往往是这样组合的:一块长长的炸鱼片,一堆炸薯条,旁边搭配青豆或是豆泥,还有可能一碟或者是多碟的酱料,内容可能是塔塔酱、蛋黄酱或者是咖哩酱,另外还可能因为店家的缘故而有提供市售的罐装或是店家自制的酱料。不过据说最传统的英国吃法是不沾任何酱料,就淋大量的醋到鱼跟薯条上湿湿的吃。
在英国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炸鱼薯条的供应时间。它们多半是被当作星期五的午餐特餐推出。也就是说,每当星期五时间,多数公家机关、学校食堂、街上咖啡厅以及酒吧等多半会拿它当作当日中午的餐点。
答题人:吴宗翰 欧罗万象(微信公众号EuroScope)团队成员
就像咱们国家的小笼包,有早餐摊6元半屉的,也有鼎泰丰的米其林级别的;炸鱼薯条也是如此,有街边买来边走边吃随意裹腹的,也有大名鼎鼎供食客朝圣的。
如果街边外卖店只有单一鱼,那一般都是Cod(鳕鱼)。稍高级一些的餐厅,都会有Cod、Haddock、Lemon Sole等多个种类选择。然鹅,即便雅思7分,第一次看见这么多鱼的种类在菜单上,也是一脸大写的懵逼。
作为一位非专业选手,也只能个人角度介绍一下。
- Cod
此种鳕鱼被作为Fish&Chips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一个种类,如果一间餐厅仅有一种鱼,那多数都是Cod。据说英国南部的吃货更爱它。它的肉质饱满弹牙,用它制作的炸鱼,确实符合外焦里嫩这个词呢。
- Haddock
黑线鳕,相比Cod来说,Haddock的鱼排稍微扁平一些,肉质稍干,但是更容易入味,所以味道和口感都比较好,是个人比较更偏爱的。以上两个品种都是最受欢迎的,所以一般来讲,如果并吃不出来各种鱼的差别,点这两种鱼都不会有差错。
- Lemon Sole
不太确定翻译成龙利鱼是否准确,在英国的炸鱼薯条店一般都是最贵的一类,说实话没有吃过。觉得这货在国内都是用来煎的。
- Plaice
大概是鲽鱼的一种,似乎只在英国有人用这种鱼制作Fish&Chips,美国、澳洲很少见到。
有些餐厅还会有Rock Cod(岩鳕)、Sea Bass(鲈鱼)等,不过相对小众。
除了鱼之外,薯条的味道、口感当然绝对也是这“国菜”的关键。英国的薯条都比较粗壮,选用土豆似乎要淀粉含量低,否则会比较容易焦。
顺便说一句,炸鱼除了配薯条之外,另外还有一位灵魂伴侣就是青豆泥(Mushy Peas)。当然了,味道也是见仁见智。个人还是最新欢搭配塔塔酱,混合着淡淡酸味和洋葱味,似乎也冲淡了不少的油腻。
(图片来源于英国一间炸鱼薯条店的网站- Chez Fred Fish and Chips,还有更多鱼类的介绍。有兴趣可以看一下网站的Menu,可以更了解一些菜品和鱼类)
怎样的存在?口味多样的存在!有人说炸鱼薯条是什么味道,不就是炸鱼和薯条的味道吗?当然不是,这可是英国的国菜,或者国民小吃,算得上是美食文化了,而美食文化怎么会只有一种味道呢?
首先,鱼就分好多种:从普通鱼到高级鱼肉。大部分的鱼选择的是鳕鱼或黑线鳕,这占到炸鱼薯条原料中的八成。
其次,炸鱼薯条也有南北之分。从英国南部到中部,炸鱼用的鱼排都是鳕鱼;而北部地区,则是喜欢吃口味重一点的黑线鳕。
咱们的粽子分甜咸,英国的炸鱼薯条也分南北口味,炸鱼用的油都不一样——南方人口味清淡电,一般用的是植物油,而北方人如约克郡一带,依旧走的是重口味路线,用的油是牛油。
等到面糊里鱼炸好、薯条摆好以后,该怎么调味也有讲究。最简单的就是撒盐,晋级一点的话拌个醋,此外搭配的酱料还有碗豆酱、青豆泥、柠檬或咖喱等等,口味不要太多哦。
兰卡斯特大学好吗?
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是位于英国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公立大学,英国著名高等学府。
兰卡斯特大学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在2019泰晤士报英国大学排名中,它位列全英第6。作为卓越的英国研究型大学,它的管理学院是拥有三重认证(EOUIS,AMBA和AACSB)的英国20所顶尖商学院之一,全球仅有75所商学院通过;学院以会计金融类专业最为出彩。
申请条件
本科预科:
学历要求:高二完成
成绩要求:均分需达75分
语言要求:雅思需达5.0分
本科:
学历要求:预科完成
成绩要求:均分需达80分
语言要求:雅思需达6.0分
硕士:
学历要求:学士学位
成绩要求:均分需达80分
语言要求:雅思需达6.5分
费用:
本科预科:平均15435英镑/年
本科:平均16500英镑/年
硕士:平均16500英镑/年
生活费说明:平均9840英镑/年
(注:1英镑=8.833人民币,此汇率为2017年7月折算价,入学时以当日汇率为准)。
兰卡斯特大学在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欧洲教学排名中荣获第7位。此次排名包含了来自欧洲各国的258所高校。这是所有国际高校排名中第一个只看教学的排名。
兰卡的教学质量一直在业内备受好评。在此之前,兰卡已凭借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完善的教学设备和高就业率获得了英国***评判的教学卓越框架金奖。
在泰晤士与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完全大学指南中,兰卡斯特大学的就业率更以89%的超高比例斩获全英第3。
除了卓越的教学成绩,兰卡同样注重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体验。在2018年的泰晤士高等学生体验调查中,兰卡的宿舍被评为全英第一,同时在安全和校园设施的评比中也获得了第3和第6的好成绩,
1931年经济萧条是怎么样的?
当年很多人失去一切金钱,只在一瞬间!
你以为的大萧条是收入降低、裁员、工厂破产,勒紧裤腰带大家还能凑合过日子。
实际上的大萧条是: 1400万人失业,200—400万学生辍学,5000 多家银行倒闭,8 万多家企业破产,遍及全美的大饥荒和普遍性的营养不良,导致大量人非正常死亡,保守估计当时至少有700万人。
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
这是美国的一部社会纪实作品,看《光荣与梦想》你会对旧时代到近代美国的方方面面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当年的大萧条,既是生产过剩,又是消费不足。
市场活力严重不足,资本家不愿意投资,中产不愿意消费,穷人消费不起了,经济在这种形式下一直呈螺旋式下降。
又因为市场购买力的下降,资本家们为了保证商品利润,宁愿把商品销毁也不会给穷人使用,于是出现了至今广为流传的倒牛奶***。
在这种萧条的状况下,一般家庭几乎没人能找到有体面收入的工作,许多家庭的劳动力都处于失业、没有收入的状态。
据说当年美国一个硕士生去应聘个洗碗工,饭店告诉你,你不符合录用资格,我们这里的洗碗工都是博士,甚至还有人饿到不行为十几美元杀了条人命......
有一本《大萧条》的书,描述了当年美国大萧条的一些细节,那就是惨不忍赌!
工厂老板破产后,只能靠拾捡烂水果和蔬菜养家度日,银行行长只能夜半敲门乞讨.......
还有至少150万的中年男人迫于现实抛家弃子,以至于老婆孩子很多只能沦为乞丐。
一个芝加哥寡妇在捡东西时,因为蛆虫多,总是先把眼镜摘掉,眼不见为净......
整个社会到处都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气氛。
我是很难想象,现代社会真的发生萧条会到达何种程度,肯定可怕,希望永远不要发生。
可是规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根据墨菲定律,可能会发生的坏事一定会发生。。。。
这么些年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萧条会延迟,但从来不会缺席。
避免在萧条中陷入被动,建议还是要有一定积蓄。
现在很多人奉行消费主义,当你能挣钱的时候一切都好说,要是哪一天没了工作,要为下个月的生活费发愁的时候,你就知道存钱有多必要了。
想起一部斯琴高娃演的经典老剧大宅门,当历经国难,白家千疮百孔时,白家二奶奶把4个管事的小辈叫到床前说,我在花旗银行还存了90多万,还存了很多名贵的药材,足够白家支撑个七八年了.....
靠着这些又救了白家一回.....
人啊,面对未知的变数,还是该在富裕的时候存点钱,以应不时之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曼彻斯特餐厅装修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曼彻斯特餐厅装修攻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